第一百八十二章:屠城!屠国!宣战既死战!陈国傻眼!-《大魏读书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旁的安国公只是看了一眼,神色显得有些沉默。

    就如此,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
    战报消息也是一则接着一则,基本上都是某某藩王援兵已到,有些藩王距离陈国比较近,一两天的时间,都能到。

    一直到第三日。

    一则不好的战报传来。

    “报!”

    “我军遭遇突袭,死伤三万。”

    就在此时,随着这则战报响起,整个大殿所有人全部变色。

    “这怎么可能?三军大营有两百七十万将士,如若遇到突袭,对方必死无疑,怎可能死伤数万?”

    周严开口,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。

    二百七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,这是何等的画面?陈国若是派人突袭,可以说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,死的都应该是陈国将士。

    “回尚书大人,是有数千陈国百姓,他们假装逃战,取得我军信任,我军想探查陈国内部消息,却不曾想这些百姓,身上贴了天雷符,引发天雷,死伤过万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,陈国上下举国欢呼,我军士气有所下降,射阳侯请命,提前攻城。”

    后者回答,将战报详情说出。

    此话一说,众人脸色变得无比难看。

    “该死!”

    “天雷符?这是突邪王朝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东西,价值不菲,这还真是够舍得啊,数千张天雷符,再加上数千条人命,陈国百姓难道就无动于衷吗?”

    众人开口,纷纷感到愤怒。

    “回诸位大人,陈国百姓不知多开心,他们更是站在城楼上,大声欢笑,对我军极为仇视。”

    对方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再说了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射阳侯,不可战。”

    “周尚书,再拟一道圣旨,后日此时,我要各地藩王援兵全部到齐战场。”

    “迟到一时辰,斩首领。”

    “迟到三时辰,斩将领。”

    “迟到六时辰,皆斩。”

    许清宵冷声开口,他知道陈国仇视大魏,但没想到的是,陈国竟然玩这招,以百姓之命,换大魏将士之命。

    这一招还真是歹毒啊。

    不过战场上也没有什么歹毒不歹毒,只要能赢,哪怕是再阴险也无所谓,就好像自己下令投毒一般。

    只能说他们太低估陈国的人性了。

    但这样也挺好的,自己的计划,也能彻底落实了。

    “属下听令。”

    后者回答,再次传达信息。

    就如此,大殿陷入寂静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陈国境内。

    第一城口,四五千名百姓,站在城口之上,敲锣打鼓,他们振奋而悦,大魏未战,便死伤三万,而对陈国来说,不过是牺牲了一千人罢了。

    大大提升士气。

    城墙之上,陈国的百姓叫嚣着,辱骂着大魏将士。

    两国之间的仇恨,比众人想象之中还要可怕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,只因为当年太祖的一句嘲讽,陈国记了七百年。

    如今在他们眼中看来,这就是报仇雪恨。

    三军大营。

    随着天旨传令而来,十二位列侯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    许清宵的命令,他们不能不听,可今日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,他们也不服啊。

    “他娘的,这帮援兵还不到期,要是耽误了时辰,老子把他们都砍了。”

    广阳侯忍不住开口骂道。

    而其他列侯都显得沉默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权利开战,只能等藩王援兵到齐。

    大营气愤很压抑。

    可三军的气氛更加压抑。

    只是,众人没有办法,只能静心等待,同时加强防护。

    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
    转眼之间,到了翌日。

    六十三藩王,已经到了四十余位,还差最后二十来位。

    藩王援兵到齐,由射阳侯等人管控,彼此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,可最终还是被射阳侯等人镇压。

    他们身为列侯,压不住藩王正常,但藩王的手下,还是能压制住的。

    一支支兵马不断出现。

    各地藩王勤兵也逐渐到齐。

    就如此。

    又过了翌日。

    在许清宵新的命令下达之后,各路援兵的确不敢耽误时间,许清宵有多凶,他们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五百七十万大军,出现在陈国之外,如此之多的人口,占据了几条山脉,一眼看去,密密麻麻,到处都是大营。

    而随着将士到齐。

    射阳侯迫不及待给许清宵传达情报。

    大魏宫中。

    文华殿。

    当射阳侯的情报出现时。

    许清宵也迅速回信。

    “全军整装待发,明日卯时一刻,攻城!”

    “大荒军为先锋!”

    “藩王援兵,麒麟军,天子军,依次出征。”

    “临阵怯战者!杀!”

    “将逃者,杀!”

    “前行兵退者,杀!”

    “此战!一鼓作气,横扫陈国。”

    “五百七十万大军,只剩一人,也战。”

    这是许清宵的命令。

    在很多人眼中看来,他是集结大军,是要打持久战,要与陈国硬碰硬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,许清宵压根就没想过打持久战,五百七十万大军,他要用命堆,哪怕只剩下一人,他也要横扫陈国。

    因为这一战,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同时,许清宵亲自写了封信,让射阳侯攻城之前宣读。

    待做完这一切后。

    剩下的,便是等待消息了。

    明日大战!

    许清宵让射阳侯,随时以天旨联系。

    不可延误军机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陈国百里外。

    三军大营内。

    当射阳侯收到许清宵的天旨军令后。

    不由倒抽一口冷气。

    不止是他,大营之中百将也倒抽冷气了。

    谁也不会想到,许清宵竟然下达了一个这样的命令。

    死战。

    一口气,横推陈国吗?

    这.......有点狠啊。

    “射阳侯,这.......”

    有人开口,说话都显得有点不利索。

    “这什么这?”

    “许大人的命令,我等照做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,这一战,关乎大魏之国威,关乎大魏之生死,本侯谁都不怕,怕的就是那批家伙。”

    “本侯知道,你们跟各地藩王将领关系不错,今日去劝说一番,无论他们抱着什么心态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战,关乎每个人的生死,也关乎大魏之生死,再怎么争,再怎么斗,要是咱们内讧了,大魏江山可就保不住了,你我也都成为了大魏的罪人。”

    “史书之上,一句无能,便是我等千古笑谈啊。”

    射阳侯发自肺腑开口,他知道各地藩王将领是抱着什么心态来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特意提了一句,打消心中不切实际的念头。

    这一战,若是败了。

    谁都没有好下场,就算活下来了,大魏也亡了。

    听到此话,众将领齐齐点头。

    “去吧,传令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明日,迎接大战。”

    射阳侯没有多说了,他挥了挥手,让众将领下去传话。

    大营内,便只剩下他一人。

    而此时,射阳侯将一张天旨取出,写上一些东西,放在烛台上燃烧。

    许清宵特意留言,让他一人之时,回信。

    大约一刻钟后。

    新的天旨出现。

    而上面,只有两句话。

    “城门叫降!若不降!”

    “屠城!”

    当许清宵的军令浮现,射阳侯整个人彻彻底底愣在原地了。

    屠城。

    这.......大魏七百年,征战不休,北伐之时,也未曾屠过城啊。

    除了太祖当年建国之时,屠过城池之外,就再也没有做过这种天神共怒之事啊。

    射阳侯愣在原地。

    但想了许久。

    射阳侯一咬牙,他没有回信了。

    军令如山。

    自己照做即可。

    如此。

    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
    子时一到。

    射阳侯之声,传遍百里。

    “全军出征!”

    洪亮之声响起。

    下一刻,五百七十万大军,朝着陈国出发。

    恐怖的数量,连绵百里,密密麻麻,让人胆颤。

    一股强大可怕的气势,直冲云霄。

    五百万大军的步伐,震颤大地,每一步都如同天雷作响,轰轰可怕。

    而此时。

    陈国上下,也已经做好了备战准备。

    五百七十万大军集结,他们怕吗?

    当然怕!

    可他们有七十二府城,相互协助。

    而且这是守城,并非是交锋,既是守城,又有何惧?

    丑时!

    大军压城,陈国上下,并无畏惧,然而城门之上,五万弓箭手望着大魏军队时,却不由胆颤了。

    那密密麻麻的大魏军队,令人生畏。

    亲眼所见,自然害怕。

    “传国君之令。”

    “全军防备!”

    “此战!我军必胜!”

    这一刻,陈国之中,响起一道声音,鼓舞军心。

    轰!

    轰!

    轰!

    战鼓雷鸣,响彻百里。

    而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大魏军队,也响起更为激昂之鼓声。

    百将领先。

    射阳侯更是单刀赴会,驾驭战马,来到城门之下。

    手中拿着一封天旨,声音如雷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旨,陈国为大魏分支,念及百姓无辜,若陈国国君,皇室一脉,自刎城口,此战,可饶恕陈国叛变之罪,否则,铁骑之下,无有完卵。”

    射阳侯的声音,传至陈国上下。

    这一道圣旨,带着羞辱,也带着大魏的自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