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众尚书纷纷开口,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,毕竟陈正儒这个假设有些夸张。 脱离大魏? 附属国的作用是什么? 彰显主国之威。 增加主国气运。 部署战争布局。 纳贡交税主国。 这四个就是附属国的作用,说白了就是小弟,要彰显大国威严,毕竟一个大国,若是没有一点小弟支持,这说不过去。 但最主要的还是增加国运,附属国越多,国运就越强,若是附属国脱离,那对国运也是有极大的影响,尤其是这些不算弱的附属国,他们若是脱离了大魏王朝。 至少得少半成国运。 这半成国运,大魏需要花费几十年乃至于上百年才能补救回来。 至于什么部署战争布局以及纳贡交税,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。 纳贡交税作用性最小,毕竟自大魏繁荣兴盛之后,几乎豁免了许多异族国纳贡交税了。 尤其是大魏衰败后,更是清一色豁免,就好比女帝寿诞,他们送来东西,礼部要准备东西送回去,其实就是一个形式主义,面子工程罢了。 可国运,国威,战争布局这三样东西是极为重要的啊。 “陈爱卿何以见得?” 女帝神色平静,她并没有任何一丝变化,而是询问陈正儒凭什么认为他们是试探这个。 “会陛下。” “臣,获取密报,北部边境来报,近数月以来,北方蛮夷蠢蠢欲动,不知从哪获得大量兵器,以及各类粮食财物。” “极有可能,北方蛮族要再次对我大魏征战。” “而今日,十二异族国突然发难,明面上是弹劾许守仁,但他们不可能不知许守仁在大魏今昔地位。” “他们是有意为之,找许守仁麻烦,知道陛下不会答应,而后会用十分激进之法,来逼迫陛下答应。” “如若陛下不答应,他们便有可能主动脱离大魏,选择投靠北方蛮夷,而这后面,只怕也有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的身影。” “否则,臣不管如何去想,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弹劾许守仁。” 这是陈正儒的解释。 他的情报,比女帝晚得到一个月,但也比其余五部尚书早了一些。 “臣,也得到密报,北境一带,贸易突增,其中粮草一类最多,有不知势力收购海量粮草。” 户部尚书顾言也跟着开口道。 “臣,也得到密报,这些日子,有不少异族来我大魏各地乡镇县府,疑似再测探但情报。” 刑部尚书张靖也得到了密报。 至于工部和礼部,他们自然不会得到什么情报,但兵部尚书周严,也没有得到什么密报。 这让周严自己有些奇怪了。 “如若当真如此,那就给他们一个教训。” “陛下,臣立刻前去军机处,三日内定好战策,征伐异族,为大魏扫荡不平。” 周严出声。 兵部尚书主动邀战,这十分合理。 可陈正儒却摇了摇头道。 “不行。” “若真打起来,北方蛮族必然会插手此事,到时只怕会引来新一轮的北伐之战。” “如今大魏好不容易才安宁了一段时间,若提前北伐,将会步入万丈深渊。” “再者,这只是老夫的猜想,万一他们不是这般想的,你主动征战,那更加麻烦。” 陈正儒一口回绝。 打,绝对不能打。 大魏不是打不起,而是不能打。 刚过了两天好日子,你就要开打,谁愿意打? 百姓肯定不愿意的。 “异族野心,路人皆知。” “陈尚书,你语气已经告诉老夫,这事八九不离十了。” “眼下,明明知道他们想要做什么,可我等若是一直犹犹豫豫,只怕先失战机是一回事,回头丧失大魏国威,那才叫惨。” “区区一群附属国而已,又不是北伐,难不成陈尚书怕了不成?” 周严有些没好气道。 明知道别人是这个意思,你不去打?难不成就光站着,让人家为所欲为? 真这样他不干。 “周尚书。” “不管到底是不是这样,至少现在不要布局战争。” “十二异族国肯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,真打起来,一定会牵扯北方蛮族。” “这背后也自然有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的身影。” “一旦出兵,将会步步陷入敌人陷阱之内。” “到时候覆水难收,大魏必须要接战,如此一来,再兴北伐,国家动荡,百姓恐慌。” “内有藩王割地,一旦等大军北上,割地藩王只怕第一时间就要造反。” “甚至一些妖魔鬼怪也会在第一时间出现,什么白衣门,妖门魔教,层出不穷。” “到那个时候,大魏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,深陷水火之中,不出几年,大魏将会沦陷,成为人间炼狱啊。” 陈正儒十分理智道。 不是说怕了一些附属国。 而是现在的大魏,不能打仗。 不管是大仗还是小仗,因为只要大魏起兵,就一定会有人小事化大。 到时候你就从主动变成被动,一步一步掉进敌人陷阱之中,硬生生搞死你。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。 大魏没有小仗可言,开战就是全面战争。 陈正儒一番话说出,显得苦口婆心。 但周严依旧不由开口道。 “全面开战就全面开战!” “还怕他们不成?” 周严如此说道,脾气火爆。 这道理他懂。 可若是硬着头皮吃亏,他不干。 他是兵部尚书,是有血性的,而且陈正儒说的这些,都只是猜测。 说直接点,自己的小弟,准备骑脸了,结果自己不打?这谁受得了?反正他受不了。 唉! 陈正儒没有理会周严了,而是看向女帝道。 “陛下,臣认为,此事先拖延几日,压一压,下个月便是科举,可以以此事为由,拖延一段时间再说。” “这段时间,臣等好好商谈,既做好应急手段,又细细调查,想出对策方案。” 陈正儒出声,想以这种方式暂时拖延一下。 能拖就拖。 “允。” 女帝开口,她同意了陈正儒这个方案。 原因无他,大魏的确不能再战。 因为大魏没有小仗可言,出兵了就是全面战争,哪有什么局部战争可言。 先拖一个月。 然后再看看对方态度,如果对方又发来奏折,那就拒绝,再拖延一个月,对方肯定不会直接翻脸,还会进行洽谈沟通。 又拖一个月,到时候大魏再拒绝,又是一个月的时间。 如果他们真的直接翻脸,大魏还可以拖延一个月的时间,这一下子就是四五个月。 好好操作一番的话,可以拖延半年的时间。 而这半年,大魏完全可以想出最全面最完善的办法来应对。 并且乘着这半年时间,大魏也可以快速发展。 总比现在面对要好。 “诸位爱卿回去好好想想吧,这件事情,不可传出。” “行了,几位爱卿也累了,回去休息吧,今日不早朝了。” 女帝开口,她认可陈正儒的方法,同时让他们回去休息,现在已经到了卯时三刻。 “臣等告退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 六部尚书齐齐开口,不过此时此刻,他们也的确没有什么心思继续待在这里。 离开养心殿后。 周严负手而行,他有些生气,但也明白大局,只是憋的难受。 堂堂大魏。 竟然对一些附属国畏手畏脚? 这如何不气? 刑部尚书张靖跟了过去,安慰和劝导对方。 户部尚书顾言则不由看向陈正儒道。 “陈尚书,大魏不能打。” 顾言只说了这一句话,他是大魏户部尚书,能不能打他最有资格说话。 现在银两不是问题,而是民心! 大魏如今好不容易开始蒸蒸日上了,每天都有新的变化,比之前一潭死水要好太多了。 这个时候,谁想打仗啊? 大家都铆足劲,等待大魏彻底繁荣起来后再讨论打仗的事情。 所以这个时候,不能打,也打不得。 听到顾言之声,陈正儒点了点头。 随后他开口道。 “老夫明白,待会老夫就去找一趟守仁,这件事情,看看守仁有没有什么办法。” 陈正儒如此说道。 此话一说,得到几位尚书一致赞同。 就如此,众人走出皇宫,而后各自离开。 陈正儒去找许清宵了。 这件事情,他也不知道许清宵有没有办法。 但此事涉及到了许清宵,也必须要告诉许清宵。 让许清宵有所准备。 可就在赶往去守仁学堂时。 一道道百姓之声响起,让陈正儒愣住了。 “什么?十二异族国联名起来,弹劾许大人?” “司龙一族等,联名弹劾许大人?” “这是什么事啊?” “好家伙,还要罢免许大人的职位?” “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?” “哼,区区一群附属国,竟敢要求罢免我大魏官员职位?他们是不是傻了?” 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。 陈正儒愣在原地。 这是刚刚送来的情报。 为何百姓们知道了? 他将目光看去。 下一刻。 陈正儒眼神充满着冷冽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