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许清宵连威带诱。 你要是听我的,三千万两给你,礼部三年不会有任何财政危机,想怎么花怎么花,反正肉烂了在锅里。 大家过几年好日子。 你要是不听我的,那行,你自己处理,顾言要是能拿出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出来给你回礼,那算我许清宵格局小。 许清宵这番话,几乎是把王新志逼到了死路。 原因很简单,顾言是什么人?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是个守财奴啊,自己但凡要是敢开口要一千四百万两,顾言直接就是一巴掌打过来。 而现在如果答应许清宵,可以到手三千万两。 两个选择摆在面前,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选什么了。 “唉!” “也不知道这群异族番邦又怎么惹了你。” “行行行,答应了,答应了,就按照你的意思来。” 王新志几乎没什么犹豫,直接答应了许清宵。 没办法啊,不答应许清宵答应谁? 总不可能真去找顾言拿钱吧?这不是自讨没趣吗? 虽然这样做,极其容易惹来外交麻烦,可最起码自己礼部有三千万两白银啊。 至于真打起来了,那是兵部的事情,关我屁事。 “王大人英明。” 听到王新志答应,许清宵不由笑道。 “英明个屁,银两什么时候给礼部?” 既然已经下了决定,王新志直接询问许清宵,什么时候给钱。 他现在没有那么多想法,就想着搞钱。 “九月一,随其他五部来领。” 许清宵给予回答。 “好!” “许守仁,这件事情到此为止,不过有件事情老夫还是提前跟你说。” “下次在发生这种事情,直接来找老夫商量,没必要这样绕弯子。” “还有一点,算是老夫提醒你。” “大魏文宫的水很深,如果可以的话,最好不要这样僵持下去,尤其是大魏文宫的读书人,你不要碰。” “现在还不是学派之争的时候,你明白吗?” 王新志前面几句话意思很简单,别孤立他。 但后面的意思,却有些古怪了,是在提醒,而不是警告。 “学生明白。” 许清宵听后,不禁点了点头,朝着王新志一拜。 大魏文宫的水很深,这一点许清宵明白,王新志是提醒自己不要蹚浑水。 尤其是学派之争的事情。 自己再怎么折腾再怎么闹,归根结底还是个人恩怨,比如说严磊和孙静安,对自己很不爽,其他大儒也只是象征性出个面。 可如若自己真的广纳学徒,并且开始学派之争,那就不是开玩笑了,不是说不允许,而是朱圣一脉会集结力量,来打压许清宵的学派。 毕竟许清宵的学派,完全就是跟朱圣对立的,要是其他学派,倒也不会太过于激烈。 每个人都有私心。 哪怕是大儒,也有自己的私心,甚至哪怕是圣人都有私心,除非是无情无欲之人,否则的话,谁没有私心? 往大了说,这个世界没有黑暗,一切的一切,不过是对立面罢了。 “王大人,东西拿好,记住得印刷,不要让人用手抄,直接拓印即可。” 许清宵将自己写好的诗词交给对方。 这种印刷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价值,真要拿出去卖,一千两到顶了。 复刻版有什么作用?而且数量还多,数万番邦来使,一个国家一份,人多给两份,算起来的话,也要几十万两白银了。 唉,当真是大气啊。 许清宵心中感慨。 而王新志拿着宣纸,也离开了守仁学堂。 待王新志离开学堂时。 大魏京都。 怀宁王府中。 一个面具男子,站在怀宁王面前,他姿态略显倨傲,并不是那种下属姿态。 “满朝文武,竟然在一夜之间改变主意。” “大魏商官,如今争先抢后跳进这个坑。” “一旦等各地商人将银两送至京都,水车工程必然顺利推广,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何事?还望王爷告知。” 面具男子出声,他询问怀宁亲王,为何一夜之间,文武百官纷纷改变想法,支持官商之道。 听着对方的询问,怀宁亲王坐在太师椅上,他神色平静,端起茶缓缓喝了一口。 “是许清宵。” 杯子放下,怀宁亲王平静出声,道出真相。 “又是许清宵吗?” “此子当真是大才啊,水车工程是他推动,也是他让文武百官一夜之间改变主意。” “如今官商之道,满朝文武皆不答应,可许清宵却能化腐朽为神奇。” “此人,能否招入我等麾下,为我等效力?” 面具男子略显惊讶,同时不禁出声,询问可否招揽许清宵。 “做不到。” 怀宁亲王摇了摇头。 “为何?是因为怀平吗?” 面具男子直接开口。 “非也,怀平之死,老夫虽然伤心,也恨透了许清宵,可大事面前,我儿之死不算什么。” “只是许清宵已明意立言,为百姓而言,此人心性,坚固如铁,他是真正的好官,真正的父母官。” “让他加入我等,以致战争灾祸,只怕他不会答应,更不会同意。” 怀宁亲王道出原因。 虽然,他讨厌许清宵,但他并不否认许清宵的才华和品性。 “原来如此。” 面具男子点了点头,而后他继续开口。 “既然他不会为我等效力。” “那为何不除了?” 他出声道,显得有些疑惑。 “大人说笑了,本王早就想过除他,可问题是,他待在京都,想下手都不好下手。” “再者,昏君器重此人,也不好下手,真要是动了他,大魏会出大事,影响我等计划。” “除非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。” 怀宁亲王如此说道。 他何尝不想除了许清宵?只是想要除许清宵,需要一个理由,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。 暗杀这种不可能。 许清宵一旦死了,女帝绝对不可能放过他们,到时候影响了大局,完全是得不偿失。 “非常好的理由?” “异术,算不算?” 面具男子开口,淡然无比地说出这句话。 “异术?” 这回轮到怀宁亲王惊讶了。 他站起身来,看向对方。 “许清宵修炼异术,有人证。” 面具男子平静道。 “修炼异术?这不可能,他身为六品正儒,怎可能会修炼异术?” 怀宁亲王不是帮许清宵说话,而是无法接受这点。 他算计许清宵很多次了,只是许清宵都显得无懈可击,找不到任何一个破绽和缺点。 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,许清宵会修炼异术。 “如若他修炼异术,那他必死无疑。” “人证何在?交给我,我保证他活不过十日。” 怀宁亲王的语气,斩钉截铁。 修炼异术,是天下的禁忌,无论是在大魏,还是在突邪王朝亦或者是初元王朝。 是整个天下都忌讳的东西,就不可能允许有人修炼异术,发现就杀,一点机会都不给。 “稍安勿躁。” “过些日子,大魏文宫会主动发难,请来一位天地大儒,就能一辩真假。” “不过现在有人还想与许清宵合作,不愿意这么早翻脸。” “但看现在的情况,许清宵根本没有意识到异术的凶险。” “估计他还以为,有陛下的保护,即便是被发现修炼异术,也不致死。” “可惜啊,他什么都好,但太过于年轻,出身卑微,否则的话他应该会知道,异术到底有多可怕了。” 面具男子出声,对许清宵似乎显得有些惋惜。 “有人想与他合作?合作什么?” 怀宁亲王好奇了。 然而面具男子摇了摇头道:“王爷,这不是您应该知道的事情。” “不过,要不了多长时间,等万国使者走后,估计就是许清宵的死期了。” “除掉此人,你再乘机发难,阻止水车工程,上面答应了王爷的要求,可动用异族棋子。” 他如此说道,给了怀宁亲王一颗定心丸。 “好。” 怀宁亲王点了点头。 “行了,我不能久留了,就先告退了,希望下次再见王爷时,王爷已经成为了大魏的皇帝了。” 面具男子朝着怀宁亲王微微作礼,随后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原地。 是的,直接消失在了原地。 是无上仙家手段。 而怀宁亲王也回之以礼,只是待他走后,怀宁亲王却陷入了沉思之中。 很快。 一则消息从皇宫传出。 太平诗会于今日结束。 八月三十,陛下寿诞。 这则消息传出,十国才子们一个个喜极而泣,他们这些日子在大魏算是受够了冷眼与讥讽。 本以为前些日子就能离开,却不曾想到,大魏朝政发生了这种事情,以致于他们硬生生在大魏多待了一些日子。 甚至他们都想过,是不是大魏经济真的不行了,把他们特意留下来消费? 但不管怎么说,总算是结束了。 他们也终于可以回家了。 只是很快,一则谣言出现在大魏京都之中。 太平诗会散宴之日,许清宵还会作诗,以求圆满结束。 这个消息明显是谣言,因为许清宵根本就没有说过这种话。 可百姓们不管这个,大家纷纷坚信许清宵会在今日散宴之日,再作千古诗词。 李守明特意被邀请出去,被数百名文人围着询问,是真是假。 李守明说自己压根就不知道,所以跑去问了下许清宵,得到答案后,告知大家这只是一个谣言。 可大家愣是不信。 反而觉得李守明在藏私,甚至有些人略显不愉,觉得李守明成为了正儒以后,就有点看不起大家了。 这话一说,让李守明有些难受啊。 本来难受就难受一点,可没想到的是,大家还不让自己走,非要问个究竟。 非要说自己就是看不起他们。 一气之下,李守明开口说了句。 “行行行,告诉你们,告诉你们,这次散宴,老师的确准备了一首诗,而且诗出之时,只怕会引来更大的异象。” 这话一说,所有人都震惊了。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,整个京都传遍了,而且谣言一个比一个夸张。 “今晚大家千万不要喝酒,许大人要在盛宴上,再作千古名诗,可莫要错过啊。” “各位,你们一定不要错过今晚,可靠消息,许大人今夜要作比千古名诗还要惊人的诗词。” “许守仁,许大人,许万古今夜要作绝世诗词,要名动天下。” 一则则谣言出现。 以致于已经有不少百姓占据位置了。 甚至这件事情,都传到了大魏权贵耳中,不少权贵都提前一个时辰动身,生怕错过。 一时之间,谣言四起,导致十国大才们有些惶恐了。 许清宵七首镇国诗,三千里的才气,还悬挂在大魏天穹之上。 这事他们忘不掉啊。 想到前些日子被许清宵打脸,今日又要过去被打脸。 他们实实在在有些顶不住。 一时之间,十国大才们想到了各种办法,装病的装病,拐伤脚的拐伤脚的,腹泻的腹泻,总而言之,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都出现了。 十国大才企图通过装病来逃避太平诗会。 可惜,大魏百姓早已看穿一切,硬生生拉着十国大才去参加。 你说你病了?直接把郎中请过来了,当场诊断,要是装病,呵呵,那就到处宣扬,要是真病了,也没事,我们抬你去离阳宫。 总而言之,想逃避?不存在的。 大魏宫中。 养心殿内。 女帝已经穿戴好了合适的龙袍,她身为大魏女帝,太平诗会最后一天,自然要出席。 而此时,赵婉儿正在为女帝整理装扮,望着镜中的女帝,赵婉儿不由自主道。 “陛下,您之容貌,当真是天下第一,这许清宵当真是不懂事,也不知道为陛下赋诗一首。” 赵婉儿开口,她看着女帝的容貌,无需任何粉饰,却显得极美。 “胡说。” “许爱卿之才华,于国于民,赋诗于朕,岂不是显得大材小用?” 女帝平静开口,轻训了赵婉儿一声。 “那是,那是,陛下教训的是。” “不过,奴婢听说,许大人今日准备了绝世诗词,不知道是真是假。” 赵婉儿继续开口,说一些京都的事情。 “绝世诗词?这世间上哪里有什么绝世诗词啊。” 女帝开口,只听过绝世名词,却未曾听说过绝世诗词,千古就已经算是极致了。 “那奴婢就不清楚了,但以许大人的才华,今日只怕注定不会平静吧。” 赵婉儿认真道。 “你啊。” “一口一口的许大人。” “朕赐你婚,你又不愿。” “看你这般样子,莫非是动了心?” 女帝如此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