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许清宵微微皱眉,他还真没听说过这号人物。 “呃.......” 陈星河一时之间语塞,不知道该怎么形容。 “此人三年前在大魏文坛极其璀璨,不弱于现在的你,受过先帝夸赞,不过去外周游列国三年,具体有没有长进就不清楚了。” “以现在来说,他还没有立言,师弟你已经立言了,他不如你。” “但你还是要提防提防,这次太平诗会,你确实可以准备几首诗词了,免得被他压过风头。” 陈星河如此说道。 “算了,眼下朝堂上又起风波,哪里有时间在乎他?再者也不一定是来找我麻烦的,师兄,师弟还是那句话,诗会就不作诗了,我甚至都不见得会参加。” 许清宵摇头作罢。 现在是多事之秋,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朝堂,又起风波。 谁还有心思去管一个华星云啊。 “这倒也是。” 陈星河平静出声,但内心却十分喜悦,因为他看的出来,许清宵这次真不会去作诗了。 不过很快,陈星河继续说道。 “师弟,我听闻现在百姓对这个水车极其抗拒,而且朝中百官也不赞成陛下大兴水车,可此物明明是有效果,你就不去说上几句?” “如此利国利民之物,不可能就此作罢吧?” 陈星河出声,与许清宵谈论这件事情。 “自然不可能作罢。” “水车工程,必须要大力发展,陛下虽有些急,但也不算太急。” “眼下朝中百官抵制,是因为都有自己的心思,陛下有陛下的打算,儒官有儒官的打算,文臣有文臣的打算,那些武官也有自己的打算。” “需要大家冷静一下,或许有所好转。” 许清宵解释道。 “冷静一下?冷静多长时间?毕竟听说顾言顾尚书都要辞官了,若是冷静个半年一年,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?” 陈星河有些不理解。 “半年一年应该不至于,还是得看陛下怎么做吧。” “不过陛下现在应该也头疼的很。” “唉,可惜啊,陛下还是不够聪慧,否则的话,这个问题一天之内就能解决。” 许清宵喝了口茶,如此说道。 这话一说,陈星河更加好奇了。 文武百官都抗拒,百姓都抵制这个水车,以目前的情势来看,这件事情最起码要僵持几个月,甚至真等到落实下来,半年一年都有可能。 可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? 这就有些......夸张了啊。 “师弟,此话何意?” 陈星河好奇了。 不仅仅是他好奇了,正在做饭的李广孝也好奇了。 他这两天也在想办法解决此事,可两天没有任何头绪,怎么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? “师兄,你听师弟说哈。” “其实这件事情,往简单点来说,无非就是立场不同。” “陛下希望大魏粮产能快速提升,这样一来的话,就能让更多百姓少挨饿,又能增加国税。” “可户部尚书却认为,东西是好东西,但一口气花这么多银两,他舍不得,同时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。” “六部其他官员更简单了,他们倒不是舍不得银两,而是不认可此物,再加上都希望国库充实,没事给他们拨点款,让他们缓解压力。” “武官的想法大家都知道,无非就是北伐之争,没了银两,这北伐之争岂不是要泡汤了?” “至于最后的儒官们,这帮人本身就是和稀泥的,不管什么事,都会保持反对意见,如果这件事情最终结果是好事,他们就不说话,如果最终没做好,他们就开始指责,什么我早就说了吧,如何如何的。” “但让他们为了这件事情,去得罪陛下,他们肯定不愿意。” “所以,这件事情,只需要将顾尚书说通,再和六部其他官员好好谈一谈。” “最后再去找武官好好谈一谈,那就没事了。” 许清宵分析的很简单,陈星河完全听懂了,可就是因为听懂了,陈星河不由开口道。 “师弟,整个大魏京都都焦灼的事情,怎么从你嘴巴里说出来,感觉就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。” “你这说起来很容易,可做起来估计很难吧?” “尤其还有一点,百姓怎么处理?文武百官即便是答应了,可现在百姓不答应啊?” 陈星河皱着眉头,这般说道。 许清宵这话感觉好像有手就行,可细细想来,感觉有手不行啊。 “恩,做起来很难,至少对任何人来说都难。” “所以需要找一个人,找一个既能安抚户部尚书的人,又能安抚武官,还能跟六部其他人打好交道的人。” “当然最重要还是得安抚好百姓。” “至于儒官们,就让他们一边凉快,不用考虑他们的感受。” 许清宵如此说道。 “安抚顾尚书?又能和六部打好交道?还能安抚好百姓?哪里有这样的人啊?.......等等!师弟,你是再说?” 陈星河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人。 但下一刻,他看到许清宵嘴角的笑容,顿时明白了。 敢情许清宵说了半天,就是再说自己啊? 啊......这! 师弟装哔技术当真是越来越有水准了,自己得好好学学。 “师兄,不是师弟自夸自擂,但凡陛下聪明,想到了我,师弟可以保证,一天之内就能把这件事情摆平。” 许清宵自信无比道。 当然这是在自己人面前吹嘘,要是在陛下面前,许清宵至少要说半年,然后还要说尽力而为,做不好不能骂自己。 “你既如此有自信,为何不主动找陛下说呢?替君分忧,也是我等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啊。” 陈星河倒是相信许清宵,不相信没办法啊,才入学半年不到,就已经立言。 这要是不相信,陈星河还相信谁? “不行,这种事情,绝对不能主动请缨,朝堂上的事情,反正很复杂,师兄,他日你入了朝堂,一定要记住,任何事情都不要上前,该装死就装死,有事就逃,逃不过就拖。” “反正不要出风头。” 许清宵一脸认真道。 而陈星河却叹了口气,他与许清宵的思想不一样,倘若他入了朝堂,一定是认认真真做事,好好为大魏发光发热。 不过许清宵这样说,肯定有他的苦衷和想法。 也没什么好说的。 “行了,师兄还是先看看书去吧,朝堂的事情,还要等一段时间。” 陈星河没什么好说的。 转身离开,先好好看书,等自己入了朝堂再说。 见陈星河离开,许清宵也没什么说的,坐在椅子上,也在沉思一件事情。 他去大魏藏经阁看了不少书,但没有找到关于大圣人的书,问了太监,太监说圣人之书,藏经阁还真没有。 但有一个地方一定有。 那就是大魏文宫。 只是那个地方,许清宵不想去,去了估计就是被那帮酸儒恶心。 可不去的话,又找不到相关信息。 有点脑阔疼啊。 而此时。 厨房当中,李广孝听完许清宵所言后,不由点了点头,紧接着取出一张天旨,在上面写下几个字。 “陛下!许清宵说一天之内能解决水车推广之阻碍。” 写完之后,李广孝将天旨丢进炉灶之中,然后安心炒菜了。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,他就不管了。 反正许清宵这么自信,自己也乐在其中。 约半个时辰后。 突兀之间,宫内太监来了。 谄笑着来到许清宵面前道。 “许大人,陛下有口谕,让您着手处理水车推广之事,安抚百官以及民心。” “时间限一天。” “若能办好此事,陛下说重重有赏。” 太监的声音响起。 让许清宵有些愣了。 一天内解决? 怎么解决啊? 我拿什么解决啊? 怎么突然找我来解决啊? 还有,为什么自己刚说完,陛下就来找自己? 难不成有奸细吗? 谁是奸细? 嘶! 师兄竟是卧底? 不过是不是卧底再说,这件事情必须要解释清楚啊。 一天是自己吹牛比的啊。 “公公,你帮我问问陛下,一年行不行?” 许清宵很认真! 很认真! ----- ----- 读者老爷们,今天求点本章说,看我码到快九点了。 能不能留言啊,感觉死气沉沉的。。。 花钱不留言,岂不是很亏? 我想看看在读的有多少老爷们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