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效果初显-《带着仓库到明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我可不愿意,真要是这样,我头发全部剃光做和尚去!也不要留下恶心的辫子。”
    随后,看到了关于东林党的报道。
    在报纸新闻中,罗列了东林党诸人的罪名,揭露其自私自利的本性。
    三人并非东林人士,想不到东林党居然是这样的人。
    在报纸的第二版,则是报道一些小事情,比如郭府土地佃户们的幸福生活;第三版则是某些名人撰写的文章,钱谦益这个名字,许多人都听说过,由他来带头抨击东林党,效果更加明显,更加有说服力。
    在这天,南京城许多百姓,都看到了报纸内容。
    对于酒楼、青楼等场所,送报员都会主动进去派发报纸。
    现在报纸是免费,到了一定时间后,等民众熟悉和喜欢上了这玩意,再开始收钱卖报。
    初次接触报纸,民众们都有着新奇感。
    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报纸内容。
    至于那些东林党,以及亲近东林的人,看到关于东林党的报道后,许多人破口大骂,甚至撕掉报纸。
    南京识字率固然是大明最高,但仍然还有过半数的人不识字,郭文东早就有了相应的布置。
    第二天,南京城内多处繁华之地,墙壁上贴着报纸,每处贴报纸地方,都有一个讲述报纸内容的人。
    这是报社专门的职务,该职务称为“说书人”,负责朗读报纸内容,以及相应的解说,每人都是经过专业培训。
    “清廷已经在北京下过一次剃发令,只是迫于还没有掌控天下,加之城内百姓激烈反抗,而被迫中止。一旦李闯被打败,清军便会南下,倘若大明无法抵抗,清军所到之处,全部都得剃发,否则一律杀头。”
    现场围观的民众,全部都愤慨起来,纷纷抨击清廷的恶行。
    当说到东林党的新闻时,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都相信了,相信东林党不是好东西。
    在南京城内,有好几间郭府旗下的客栈、青楼,都有说书人驻点,解读报纸内容,同样吸引了许多人。人气旺了,进来听说书的民众,总有一部分要消费的,对本身的生意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。
    郭府内,郭文东、马兰心、毛玲芝、东方均四人在一起,谈论着报纸发行方面。
    毛玲芝开心一笑,说道:“夫君这招真管用,让整个南京的人都知晓东林狗的丑恶嘴脸。”
    郭文东说道:“这叫‘舆论’,东林狗掌握读书人群体中的舆论,而我要掌握天下的舆论。报纸在南京发行一个月后,逐步在南直隶每个州府设立分部,推广发行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