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初夏的末旬,空气已经洋溢着热浪。 每日金色的日光耀在空中,都是一道炫目光环。 大乾虽然有很多黑科技……嗯,应该叫黑仙术才对,终究没有短袖T恤的打扮,也没有电风扇或者空调。 考虑到仲夏的骄阳,梁劼带着自己的“团队”一连排了三部戏。腰里怀揣着存稿,心里一下就觉得日子舒坦起来。 兴原府的留影戏依然如同雨后春笋,哪怕放眼过去一个能打的都没有。只能说,市场潜力极大。 乐道居那边也传来一些说法,他们自觉已经很强了,与茗香楼也是不遑多让。茗香楼不过是仗着名气,才处处压他们一头。 这个说法其实还真有道理。乐道居的戏进步神速。娱乐圈不是什么高端产业,要成功无非两件事。一是砸钱,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 乐道居这两件事都做得不错。北竹帮可不是在兴原府没有背景和势力的小角色。 编剧,他们有著名的剧作家,也有踊跃的不第秀才。故事与梁劼的风格迥异,也能吸引很多爱好者。 娱乐,就像美食,永远不可能只有一种风格。佛跳墙再美味,可架不住有人爱吃麻辣火锅,提拉米苏,炸鸡可乐。 音乐,他们吹拉弹唱个个在行,曾和梁劼合作过的张荣、杨昭、陈建除了张荣,另两位都被其网络麾下。 演员,戏班子去敞开了挖人,演技一板一眼,与留影戏略有一点不搭,可这种介于留影戏与戏剧之间的严肃风格,很受好评。关键是别人是真有演技! 后期制作上和梁劼还有一定差距。但质量真是不输梁劼了。就连莫伐同与赵星颜也都纷纷赞了一句。 赵星颜更是一脸戏谑地说:“虽然姐更喜欢你的戏,不过别人可真不比差多少了。你好自为之吧。” 而吹捧乐道居最甚的,是梁劼的老熟人,尹平澜。 尹平澜在《兴原杂报》亲自撰文,夸了一笔乐道居留影戏,更高雅,不似别家低俗。本来这个别家可以指其他任何一家,可在尹平澜隐隐暗示之下,明眼人都觉得是在说茗香楼。 大乾是有报纸的,不是日报,大约可以算半旬报,五天一发。在读书人中,多少有些影响力。 尹平澜过去点评戏剧的文,就得到了许多好评。在这个领域,他可比梁劼权威大多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