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听到石昆大街上狂喊留影戏胜过兴剧,他就冷笑连连。 兴剧,起源于兴原府的戏剧,集南派百家之长。 兴剧天下第一,不接受反驳。 他今天就是来找茬的! 石昆皱起眉头指着桌上的檀香说:“拿到墙角去,这是放留影珠的地方。梁劼没说过吗?傻了吧唧的。” 阮素抿了抿嘴,怯生生地回避开石昆的目光,飞快地挪着小碎步将香炉抱起,退到墙角。 呵呵,这比草台班子还不如,连基本的默契都没有。平平无奇的疏漏,让尹平澜冷笑不已。 开门大黑,如此垃圾,怎么好比肩戏剧? “哐当”一声,留影珠内陡然传出一个锣声,众人都被惊得一颤。 原本灰色半透明的留影珠光影流转起来,在上空浮现出一道人像来。从四面八方看来,都是一样的影像,并不会因为角度不同,就会看到扭曲的画面。 在这点上,留影珠远胜于数码科技。 留影珠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东西,几乎人人都听过,但真正见过的人并不多。 这也是今天它能吸引到这么多观众的原因。否则单凭石昆凶神恶煞地广告,也未见得有这么火爆的效果。 尹平澜又是冷笑。锣声开场,这是抄袭和拙劣模仿街头卖艺。俗! 如此大俗,怎配和听戏这样的雅事相比? 戏剧迷典史大人摇头晃脑,自然也就没有认出这个没有露脸的家伙就是门口收钱的梁劼。 梁劼举着一个木板走了上来,上面用毛笔写着七个字,“江湖豪侠王大锤”。 呵呵,这字。字迹漂浮,全无风骨。写出这字的若是舞勺之年(十三至十五岁),还算不错。若此人已经弱冠,这辈子考秀才都很难了。 旋即又是第二块牌子:“本戏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” 瞥了一眼旁边有些懵懂的茶客,尹平澜心中一动,带头大喊起来:“怎么全是看字啊?这是要考状元啊。把我们骗进来读私塾么?” 大乾的识字率其实极高,估计高达两成左右。这算是中州历史上最高的朝代了。 梁劼若是听到这个数据,只怕也会惊讶。华国近代的鞑朝和民朝,识字率都不超过一成。 尹平澜就是负责教谕的,自然知道这一点。兴原府在这方面甚至还要高出一成。这在座的各位只怕就有不少文盲。 他这一嗓子,怕是喊到大家心坎里去了。 哼,就让我尹平澜,来揭穿你们这粗鄙的留影戏吧。 捍卫兴剧,舍我其谁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