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一次出使,也是他主动要求的,原本定下的使者应该是袁叙。 之所以如此,就是因为他去了一趟幽州,还没过门的儿媳妇,竟然就不是自己的了。 袁叙带着使团返回冀州之后,立刻找到了袁绍,把许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。 得秦朗者得天下,一女子尔,比的上天下? 更何况这女子还不是你媳妇,是你儿子的媳妇,那就更没有舍不得一说了。 袁绍当即拍板,认可了袁叙的判断。 正巧在这个时候,刘备拿出了天子刘协传出来的衣带诏。 这一下天下大义和盟友全都有了,与公孙瓒的战争,也到了后期收尾的阶段。 为了趁热打铁,袁绍立即派袁叙出使徐州。 此时的刘备,可不是虎牢关时的刘备了。 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,谁信你一个卖草席的是汉室宗亲? 但现在的刘备,可是天子刘协认下的皇叔。 天子刘协是一杆大旗,那么手持衣带诏的刘备,也是一杆大旗。 袁熙在幽州返回以后,就什么都晚了。此事还到了父亲袁绍的认同,袁熙差点冲冠一怒为红颜,拔剑就反了。 最后一丝理智,让袁熙放下了手中的剑,把恨意全都转移到了那个男人的身上。 此时,甄宓被严密的保护了起来,竟然连他都见不到。 袁熙很清楚,这是袁绍防着他失去理智,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事情。 何为得秦朗者得天下?吾偏偏不信! 自古以来杀父之仇,夺妻之恨,吾带着天下间最深的恨意,来到了徐州。 看着这一座雄伟的城墙,比冀州城墙还要高壮,袁熙死死的握着腰间的长剑。 递上了书信后,刘备亲自出来迎接,态度极其亲热。 说的都是十八路诸侯的同盟之谊,袁熙更没有想到,刘备会在自家的府上招待他。 这可不是接待使者该有的礼节,分明是把自己当成了子侄来看待。 更有甚者,刘备看到他一路风波,衣服有了些破损,还叫出了甘夫人,亲自为他量身,要裁剪一身新衣。 袁熙这些年东征西讨,却是很少经历有亲人关怀的温暖。即便是他的亲生母亲,也不曾亲自为他量衣。 袁熙心中恨意稍减,也就是这个时候,他见到了一名女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