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任何理智的人都想到,卿卓灼应该是被杀害了,不在人世了。 她的尸体很有可能被丢进了大海里或者山上,所以警察才没有找到。 否则,怎么解释,陶斯咏带着个大活人躲过监控和警察的围追堵截呢? 文殊兰在心里骂自己是个傻子,她想起自己那天还去普陀寺求签的行为,就觉得自己是在做无用功。 她应该一早就接受卿卓灼死了的事实,那样就不会有落差了。 最让人难过的不是一开始就做了最坏的打算,而是心存希望到日渐绝望的落差。 如果她一早就认定卿卓灼死了,那么她的悲伤就会平均到之后的每一天。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突如其来的难过让她快要窒息了。 她,快要坚持不下去了。 陶家老宅内,灯火通明。 一个留着花白胡子,一脸肃穆的老人坐在沙发上,拐杖敲在地上,发出巨大的响声。 “要不是公司的股票都快跌停了,李秘书打电话给我,你们是不是打算一辈子都不让我知道斯咏出事了?” 陶斯咏绑架女高中生的事被一些小报社知道了,为了获得关注,他们把他的身世添油加醋了一番,报道了出去。 一时之间,盛世被推到风口浪尖上。 人人都知道这家公司董事长的孙子是个绑架少女的未成年人渣。 警察也派人在陶家的好几处宅子,房子盯梢,生怕陶家人藏匿陶斯咏。 盛世的股票也跌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。 老爷子虽然是董事长,但早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,所有事情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陶安华去处理。 陶安华,也就是陶斯咏的亲爹,面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新闻手足无措,毫无应对的能力,又怕老爷子责怪自己教子无方,只能安排人瞒着。 所以老爷子居然成了江城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孙子闯祸的人。 “爸,那个小兔崽子从出生就是祸胎,我怎么也管不了他。现在他惹出那么大的祸,我又能怎么办呢?我已经在极力支持警察的调查了。” 陶安华一脸为难地说,把陶斯咏变成今天这样的责任都推到对方的命格上来,并不是他教子无方。 他希望警察能很快抓到陶斯咏,不仅是担心公司的损失,更重要的是,他可以趁机甩脱这一个麻烦。 老爷子恶狠狠的瞪着他,眼中充满了对他只想着推卸责任,毫无应对之策的厌恶。 自己英明一世,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废物? 老爷子暴怒道:“你是不是吃屎长大的?没长脑子,你还帮助警察调查,你是怕他死的不够快吗?” 诚然他对陶斯咏这个孙子平时就不怎么关心,也不喜欢。但现在,陶斯咏出事了,全江城的人可不会觉得陶斯咏代表的只是他个人,而不是整个陶家和盛世。 所以当务之急是,帮助自己的孙子逃脱惩罚,而不是把他暴露在所有人面前,告诉他们:没错,就是陶家的好孙子绑架了女高中生。 陶安华听到这话,才知道老爷子的态度,便狡辩道:“我帮不帮警察也没什么影响呀,难道我还能阻止得了他们查案吗?” 老爷子冷哼一声,说:“这件事情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的苗头掐断。在发现人不在的时候,你就应该打点警察局,让他们不要放出消息,然后赶紧和斯咏取得联系,让他把人送回来,你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做?” 陶安华被那样质问,感觉自己的面子都丢光了,脸上像火烧一样。 他总不能说,因为我急于摆脱这个小儿子,就想让他死,好让我的大儿子脱颖而出,继承家里全部财产吧? “就算他不是你亲生的,也是陶家的血脉,你偏心也要有个度。怎么可以见死不救?更何况他还只是个孩子,他有三分错,你必有七分错。” 老爷子丝毫不留情面的掀出他的耻辱之事,教育他。 陶安华的脸,青一阵白一阵的。即便陶斯咏确实不是他的亲生儿子,但也是他的另一种耻辱。怎么能容得了自己的爹,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呢? 陶觉咏半夜被从床上叫起来,开家族大会。本来睡眼惺忪的,突然听到爷爷这么一说,整个人瞬间清醒了。 难怪自己的爹妈从小就偏心自己,不仅不爱不关心陶斯咏,还经常打骂他,虐待他。 老爷子喝了口茶润唇,又继续说:“我已经派李秘书去买通各大媒体了,让他们不要再报道这件事情。警察那边我也花钱打点好了,如果抓到了斯咏,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。” 陶安华的汗从脑门上落下,总算老爷子没有深入地追问他不作为的原因。 他说:“一切都听您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