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老混蛋-《我是贝克汉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后来他辗转到爱尔兰联赛,发现依然跟不上比赛节奏,然后就以照顾家人为由跑路了。
    他在球员时代和加斯科因一样都是混蛋,天赋还不如后者,不过他在执教方面有些天赋,在退役后执教了水晶宫、热刺、巴萨、朴茨茅斯,在各自俱乐部都取得了一些成绩。
    不过他始终不肯消停,一边当教练一边当混蛋。有人举报他曾经倒卖有色金属,并且获利上百万英镑,他到了热刺队空手套了俱乐部一部分股份,后来在朴茨茅斯因为连续引进5名澳大利亚人被俱乐部主席怀疑洗钱。
    作为英格兰队的主教练,维纳布尔斯宣称要好好干,不过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表示怀疑。
    在贝克汉姆的印象里,他算是英格兰队主教练里最不绅士,最不修边幅的一个,他嘴上总是挂着“我无所谓”,“我就这样”的混蛋口头禅,一副玩票的架势。
    所以看到他突然认真起来,贝克汉姆觉得这事儿充满了喜感。
    一个混蛋准备好好搞事业,偏偏遇到了一群笨蛋员工,被气得上蹿下跳,报应来得实在是及时。
    出来混,总要还的,总不能因为混蛋要做好事就事事如意,谁知道这个家伙在偷偷打什么小算盘。
    贝克汉姆有些同情他,4-4-2阵型统治了英格兰足球50年,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。
    这事儿还要从1966年说起,4-4-2这个阵型并不是英格兰人首创,4-4-2和4-3-3这两个现代足球的通用阵型是巴西人玩出来的,同一时间不少国家也使用了类似的阵型。
    60年代的英格兰队比较喜欢当时在欧洲很流行的4-3-3阵型,一些英格兰主教练的执教理念是以控球为主,对球员的技术要求很高,要求球员们少开大脚并将足球控制在自己脚下,俨然就是Tiki-Taka的原始版本。
    1966年世界杯前夕,带领英格兰队在本土作战的阿尔夫.拉姆塞教练遇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,他的阵型里没有好边锋,玩儿不了4-3-3,只能把边锋的位置后撤。
    正好当时的英格兰队有两名优秀中锋,他在无奈之下让边锋变成边前卫,用大面积跑动去帮助中场,在边路传中给中锋喂饼。
    进攻玩儿不了,干脏活累活总可以吧。
    结果拥有博比.查尔顿这名世界级中场的英格兰队每场比赛都能在中场占据优势,两名中锋都不吐饼,英格兰队的所有对手都跪了,他们最后从女王手中接过了雷米特杯。
    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足球案例,英格兰联赛的所有球队都开始模仿国家队:平行站位的双中锋、平行站位的四个中场、平行中卫的四个后卫,这个三条直线组成的阵型逐渐开始统治英格兰足坛。
    有了这个阵型,主教练再也不用为缺少10号而发愁了,他们只需要配备一帮传中能手,然后在往对手的禁区里戳两个傻大个,剩下的人负责抢球,一套阵容就齐活了。
    随后英足总的技术总监查尔斯.泰勒还把被曲解的阵型转化成理论,通过数据统计和砖家的佐证,推向了全英格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