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,转让技术-《天上掉县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吴心说着,伸手做出一个数钱的动作来。

    “当然!”

    赵小六大喜道,“一百金!不,二百金。”

    “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成交!”

    吴心伸出手,二人握在一起。

    翌日,赵小六的人拉着十几车的酒和十几车硝石,浩浩荡荡的回漳州去了。

    制冰的技术已传授给赵小六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万国货栈——国际批发市场的大门口,也贴出了一张写着好消息的告示:

    转让制冰技术。

    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    在这个炎热的夏天,冰,可是大家想而不可得的东西,充满了诱惑,制冰,岂不是神仙手段?

    这生意,可行!

    二百金买一制冰技术,可行。

    一时间,各国、各地,前来报名购买“制冰技术”者,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有了技术,就得要有原材料——硝石,否则,制毛冰?

    于是,乌鸡山的硝石矿就成了下金蛋的乌鸡,大车小车的硝石被运往批发市场。

    然后,再被转运到各个地方,再被制成了冰,到处在卖。

    罗圈腿叶矿长的开采小队,也由开始的几十人扩编到了几百人,天天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为了帮助来往客商运货,吴心特地组织了一个志愿者装卸小组,由小汤五率领的原丐帮弟子,专门帮忙装车、装船。

    这个夏季,南塘县的硝石生意,好的那是不要不要的……

    然而,无论在哪个年代,“红眼病”似乎都是一种很流行的病。

    吴心的硝石生意很快就传到了邻居曹县的县令耳朵里,这个姜胖子一下就红了眼睛。

    “不行!”

    “那乌鸡山也是曹县的地盘,他吴心卖硝石的钱怎么也该分给本县一份的啊。”姜县令拍着桌子大叫道。

    “如何分一杯羹呢?”

    姜县令犯六难,去讨说法,同为县令,自己是七品,人家可是六品,大益国第一县令。

    苦思半天,姜县令终于一拍大腿想到:“本县去找刺史大人说理去……”

    柳州,刺史府。

    孙忠海坐在书案前,眉头紧锁,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