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,告状-《天上掉县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那……咋办啊?”

    “咋办?”

    孙忠海在屋里转了几圈,怒气渐渐平复,安慰杨夫人道,

    “先忍着吧!小县令是在跟我较劲,过几天,他会把灾民弄走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好吧。”

    小妾也转过来安慰姐姐,姊妹俩: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

    吴心并没有让灾民在杨家住太久,因为前段时间建的水泥厂已经正常开工,烧制的水泥堆积如山。

    修路可以开工了。

    为了给青州来的灾民留下念想,南塘县修的第一条通往城外的主干道,被命名为:青州路。

    南塘县一下子又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十日后。

    京城,皇宫,御书房。

    益皇放下手中批阅奏折的笔,揉揉眉心问道:“灾区如今稳定下来没,有消息了吗?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!传旨太监已经回来,据说青州那边开始放粮,民心已稳住;泰州那边的流民也集中起来,开始施粥……”

    大太监魏琦答道。

    益皇:“嗯,稳住就好。柳州那边如何了?”

    魏琦:“去柳州传旨的小康刚回来,让他进来一问便知。”

    益皇:“传!”

    一盏茶的功夫,风尘仆仆的康公公就跑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奴才见过陛下!”

    “嗯!起来回话。”

    “朕问你,柳州的灾民安置的怎么样了?孙忠海可否尽心尽力?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!孙大人把灾民全部送去了南塘县……”

    “混账!”益皇大怒。

    “奴才该死!”康太监急忙跪下,磕头如捣蒜。

    “不是说你,说孙忠海,南塘县总共有几万余人,如何一下接受上万灾民?柳州一州七个郡县,为何不能分摊……”

    这时魏琦插话道:“陛下!你记不记得,上次剿匪孙刺史就是交给那个小县令办的,他们之间或许有啥过节吧!”

    “嗯,不错,有这个可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