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过去的现场-《元末烽火》
第(3/3)页
远处激战正酣的战场,刀来剑往混乱不堪;人群中,一个锦衣青年,左冲右突艰难的向马车这边赶来。
“于猛,你这边怎样?”锦衣青年喘气问道。
于猛大刀一扫,荡开劈来的长剑,一脚踹翻贼人道:“少爷放心,有于猛在此,贼人不敢靠近。”
“我爹交代,护着我母亲与我妹子向别院方向突围。”来的人正是郭子兴的儿子郭天爵,急急来到马车旁对于猛道。
于猛踹口气道:“是,少爷,我来开路,你殿后。”
体力透支与腿伤流血不止,让汤河身形变得迟钝;他咬牙屏气,舍命抢攻;争斗之中渐渐变得手慌脚乱险象环生。
郭子兴心中焦急,瞧见空挡,挽个剑花,刺向常遇春后腰加入战团。
常遇春微微冷笑,身子边上一闪,躲开偷袭的长剑;抬刀回身一扫,反劈向郭子兴脖子。郭子兴身子一矮,躲开大刀;手中长剑收送间直取对方心窝。汤河见常遇春背对自己,空门打开;心中大喜,提刀砍向对方后背。
哪知常遇春粗腰电转,大刀一拨一带,长剑引向汤河;此时前后夹击变成郭子兴剑指汤河前胸,汤河朴刀劈向郭子兴面门。而常遇春转到了郭子兴身后,大刀一沉,稳稳放在了郭子兴的肩膀上。
这刀下去,郭子兴将伤于下汤河刀下;他眼急手快,补刀向后急缩,刀柄重重撞到胸口,他觉得喉头一甜鲜血从口中喷出,喷了郭子兴与常遇春一脸一身.
汤河眼前一黑,倒在地上,晕了过去。
趁这机会,郭子兴脚踢过肩狠狠踢在常遇春额头上
常遇春眼冒金星,脑子里嗡嗡作响不由大怒大刀一横,就要割下对方的脑袋。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喊:“常兄第且慢。”
常遇春手腕顿住,刀刃停在郭子兴的脖子上。寻声望去,山贼群里走出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。
那人,头戴深檐暖帽,身穿貂鼠皮袄,脚着一双獐皮穿靴,身材长大,相貌魁宏,支拳骨脸,三叉黄髯正遥遥望向众人大喝:“还不住手,想害死你们家老爷吗。”
郭子兴心中悲凉,一时间差点阴阳两隔。无力闭上双眼,手中长剑掉落也颓然不知。
众护卫闻听一看,果然郭子兴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;于是停下拼杀,茫然四顾不知所措。
汤和死死盯着旁边的常遇春,双目血红,紧握的双拳因为用力过度指尖变得微微发白,一丝丝鲜血流了出来也茫然不觉。
“百室先生,你呼停在下意欲何为?”常遇春疑惑的望着来到跟前的中年文士有些奇怪的道。
中年文士凑在常遇春的耳边一阵叽里咕噜,他微微皱眉,一双虎目渐渐放出光彩,随之大笑起来道:“百室先生,百室大哥;还是你想得周到,好,就这么办。”于是对着郭家护卫大喝道:“尔等留下大车,速速回去;这位老爷与家眷在我山寨做客几日;小的们,收拾东西回山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啰。”话落,也不管汤和众人杀死人的目光,转身便走。
众护卫哪里甘心,步步紧跟。常遇春烦了,转个身来皮笑肉不笑的道:“再跟来就是这个样子。”话落,一刀砍在大树上,碗口粗的大树应声倒下。他收回砍刀在郭子兴的腿上比划比划,吓得众人再也不敢跟上去了。
纵山贼绑人的推车的分工明确,不一会儿便散的干干净净。
汤和眼睁睁望着消失在面前的山贼,看了一眼身后受伤哀嚎不止的兄弟们,心如刀绞;身子一软,仿佛抽干灵魂的躯壳,轰然倒地在地上。
良久,汤和望了一眼远去的身影对身旁的于猛道:“猛子,你带几个精灵一点的弟兄悄悄跟上去;注意千万不要让对方发现了。”
于猛点点头,向身后挥手咕噜几句,于是人群里走出两人来,和他一道向山贼消失的方向摸了过去。
黑夜终于来临,天上的小星星冒了出来;就像洒在墨盘里的珍珠。一阵微风吹过,众人冷得瑟瑟发抖。
远出传来布谷鸟声音,由远及近。汤和回应几声,前方出现三个黑影慢慢靠近,来到汤和跟前,于猛:“大哥,我们跟在贼人身后,一路看到前面山寨;两边悬崖深不见底,中间一条马车宽的小道通到寨门;寨楼上守卫背弓拿刀,很是森严,想不惊动守卫进去很难,怎么办?”
汤和想着这样地形,一时拿不定主意,无奈道:“看来要进山寨必须强攻,我们人手不足;老爷一家落入山贼之手,一不小心将会鸡飞蛋打。”叹口气道:“我也没有其它办法,还是先回别院报告大小姐。”
汤和望着山寨方向,目光炯炯带着不甘与失落道:“于猛,你让两个精灵兄弟留下来盯着这里,一有情况回来报信,其他人随我下山。”说完他向身后的众人挥挥手,消失在夜色中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