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4章 五月汴京夏似春-《调教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弃榜?”众一人怔“弃的什么榜?”
    “千古第一榜!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眼前更是浮现出东华门外,观澜谢师之盛举!万民送军北上之热血!
    大宋的风流才子、文人傲客,何人可出其右!?
    抬眼望向紧闭的阁窗。心中似有所悟。
    “他弃功名而去,她也弃花魁美名而隐。”
    “也许这才是香奴姑娘‘香华拂衣去,不许人间词’的真正原因吧....”
    “....”
    “....”
    众人一阵默然,大宋文人最爱的就是这种佳话。恰好这种,青楼女子,爱上狂士儒生的故事,是最最上等的佳话。
    “那狂生呢?”
    “走了....”
    “走了?走哪去了?”
    那人肃穆摇头,不愿说出那个凶险去处....
    “总之,万里迢迢永隔佳人,再难回转!!”
    “唉!!”儒生是长叹一声“自那人走后,香奴姑娘摘灯不出,再没人有幸一睹芳容了。”
    说着话,迈步就要走。身形颇有几分寂寥之味。
    “薄情本是绝情性,奈何痴情总伤情....”
    “香奴姑娘要是似别的女人一般逢场做戏,薄情一些,又哪来今日,伤情自哀,独守空阁?”
    回身又看了一眼楼上,“那人刚走的时候,还能想着这个痴情的傻女人,派人照顾着,可是后来....”
    “后来怎样?”
    “后来?”
    “后来‘天涯即是斩情剑,万里自得绝情丹’!”
    “离的远了,情自然也就断了,却是有些日子没见那疯子的人来照拂,自是忘了京中尚有痴情人等着....
    说完,儒生似乎颇为冷香奴感到不值,懊恼的一甩大袖,这回真的要走了。
    .....
    “哎哎!!”大伙儿不干了,话还没说完怎么就要走?
    特么这货卖了这么半天关子,最后就这么走了?哪这么容易?
    “那狂生到底是谁?我等可曾识得?”
    “哼....无人不识,无人不晓!”
    “谁!?”
    “癫王,唐子浩!!”
    “日!!!”
    众人无不绝倒!闹了半天,原来是唐疯子欠下的风流债...
    顿感一阵失落...
    还以为狂生忘情,可以趁虚而入,搏一搏美人芳心。
    可是,前任是唐疯子....却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。
    谁敢去和唐子浩比肩?
    ...
    叮咚~~~
    当然众人悻悻然,准备就此散去之时。
    小楼内,乎地响起琴音。
    众人一滞!不由停下步子细听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“水积春塘晚,阴交夏木繁。”
    ....
    “舟船如野渡,篱落似江村。”
    “静拂琴床席,香开酒库门。”
    “慵闲无一事,时弄小娇孙。”
    随着琴声悠扬,一首五言律诗,被一个女子悠悠颂读而来。
    虽然是隔着门窗的自弹自娱,却也把众人听的痴了...
    当真是仙音妙句,名不虚传。
    “白居易的《池上早夏》?”
    唯独刚刚‘说书’的儒生听的眉头一皱!
    此诗道尽五月初夏的闲情与爷孙之乐...是白居易晚年写初夏的佳句,虽有仕途不顺的愁肠,可更多的是对亲情抚慰的赞美。
    “怎么到了香奴姑娘这里....”
    “听着这么哀怨愁肠呢?”
    “难道....”
    爷孙....
    “难道!!!”猛的瞪圆眼珠子,似是猜到了什么。
    ....
    啪!!
    “难道什么?”
    却是不知何时,身边多了一个青年汉子,啪的一声搭上了他的肩膀。
    打量了那青年一眼,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南方多阳的地方过来的,衣着很随意,但透着一股子考究。身后还跟着一个黑脸大汉,和三五侍卫。派头很足,一看就不是凡人。
    可惜,儒生心里想着事情,倒是没发现来人的异样。还把脑袋往前凑了凑,出口与那人解释。
    “传说,香奴娘子闭门不出,除了表明对情郎的苦等之心,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。”
    “什么原因?”那青年揽着他的手下开始用力!儒生吃痛的一咧嘴,这才发现不妥。
    “放开放开!你这是做甚!?”
    使劲挣开青年的纠缠,脱身之后,还嫌弃的瞪了一眼“你这人莫不是有龙阳之好?小生一个大男子,你抱我做甚!?”
    “哈!”那青年大笑“听得兴起,兄台莫怪!!”
    “快说说,什么原因?”
    儒生嫌弃的躲了一步,“那你离我远点。莫不可再靠上来!”
    第(2/3)页